联大人物
首页
联大人物
新闻详情

首都劳动奖章!青年楷模黄可佳

更新时间:2023.10.20 - 来源:校新闻中心 - 点击数:

近日,北京市总工会发布《关于授予2022年首都劳动奖状、首都劳动奖章和北京市工人先锋号的决定》,授予我校黄可佳副教授首都劳动奖章。

黄可佳老师现任北京联合大学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主任。他热爱教育事业,潜心立德树人,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2020年获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记功2次。

他带领团队

把一块块陶片“唤醒”

将一片片瓦当“复活”

让一件件沉睡千年的文物“重生”


他曾获

2019年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资助

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

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

教学成果奖、产学研合作贡献奖

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和奖励


今天

我们借用往期对黄可佳老师的专访

一起走进他

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的考古世界


毽子上的小铜钱——梦想的萌芽

黄可佳与考古的缘分在童年时就已结下。“我爷爷是学水文地质的,我爸爸一直喜欢收集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可能是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小我就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记得很小时候,看到别人踢毽子,就用别的东西把毽子里的铜钱换过来,见到这个就很喜欢,魔力一样吸引着我,但那时候对考古还没有任何概念。”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他要上大学的年龄,当时整个社会的环境都是在大力搞经济建设,对考古不是很重视,几乎没人愿意学考古。“经济热,考古冷,我上学的时候考古是最冷的年代。在这样整个社会氛围之下,家里人自然也不例外,让我学经济相关专业,但内心总觉得不甘心。”1995年,17岁的黄可佳来到郑州上大学,学了经济相关的专业。但来到大学后,他就天天跟考古系的学生“混”在一起,经常去蹭课。周六日或者放假,就去找考古系的老师聊天,考古系的老师对这个特别好学而且对考古如此感兴趣的学生非常喜欢。过了好几届,考古系的老师还经常给学生说起那个来蹭课的学生。“当时考古系的老师对我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记得18岁的时候就跟着老师参加了考古发掘,当时在郑州紫荆山南路的一个基建工地,一个商代的遗址,印象特别深刻。” 大学毕业的时候,黄可佳觉得,自己在考古方面的知识不比考古专业的本科生差。


为了学考古,丢掉铁饭碗,闭关三个月

21岁大学毕业后,黄可佳遂父母心愿回到老家,去了政府部门干人事工作,成为一名有了铁饭碗的公务员。后来因为工作出色,又被借调到了组织部,成了重点培养对象。尽管工作顺风顺水,前途一片大好,但从小埋下的那颗梦想的种子,始终在心田埋藏着,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茁壮地成长。“我不甘心就这样下去,内心深处想的念的始终是考古,当时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考研究生。”

终于,在工作了4年之后,他毅然决然地决定放弃眼前的这一切,去追寻自己的梦想,去学考古,去北大这个考古学界最高的学术殿堂学考古。那个年代改行的人特别少,公务员都不干了去学考古,在当时是一种近乎疯狂的行为。谈到这里黄老师不由自主地说:“哎,直到现在我想起来,从教书到现在,都没有碰到像那时候的我一样的对考古痴迷的学生,要是能碰到一个,我高兴死了。”

在北大读研时期的照片


他向领导请了假,在家闭门三个月,将所有跟考古相关的书都看了一遍。最终,他成功地考入北大。“去了北大,才知道我的考古专业课考了第一名,北大当时考古专业课特别难,总分150,我考了127分,后来听老师说是好几届都没有的一个高分。”


课比天大,学生永远是第一位的

考古学不同于别的学科,它需要大量时间待在考古现场进行勘探、发掘,如何平衡日常教学、科研工作和田野考古发掘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黄可佳觉得这并不难处理,“像我们这样的应用型大学,不管工作有多忙,教学始终是第一位的,学生始终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把课教好了,把学生培养好了。”学院在安排课程的时候,也会考虑到黄老师的特殊情况,人性化地将黄老师的课程安排的相对集中。对此,黄老师也特别感谢学校给予的照顾。“但有时候,学校这边有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就连夜坐飞机或高铁回去,处理完之后又赶紧回到考古现场。”

黄老师带学生在西安汉墓考古发掘

入职以来,他先后承担历史文博系《考古学概论》《考古学通论II》(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专业导论》《中国古代玉器》《重大考古新发现》等本科专业核心课程、必修课程的讲授,主讲《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考古文献研读与研究》等研究生课程。在课程讲授中,他积极挖掘思政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考古学科的严谨精神,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讲授有深度,深受学生欢迎。

黄老师和他所教的毕业生

除了做好课堂教学,黄老师非常重视授业于田野之间,树人于实践之中。在野外实习的时候,黄老师和其他带队老师一起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在工地发掘,一起经受风吹日晒。碰到下雨的时候,为了及时将文物发掘出来,黄老师身先士卒,趴地上弄得全身是泥。有一年夏天,在一个考古项目进行到最关键阶段了,他顶着烈日发掘了一整天,到了晚上回到住所才发现背部起了许多水泡。“这个对学生来说就是言传身教,我根本就不用去说,同学们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我觉得这样更好,作为老师自己得做到位。”

黄老师在考古发掘现场工作


服务北京

成为北京高校具备在京勘探发掘资格的独家单位

在考古领域,有一项重要的资质,叫做国家考古发掘资质,或者通俗地称为国家考古团体领队资质,一个单位只有具备了这一资质,才能够获得独立开展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资格。要获得团体领队资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黄可佳和考古学科的老师们一起组建了文博考古研究团队,经过不懈地努力,2015年北京联合大学成为考古团体领队资质单位,2018年又成为北京高校唯一一家入围在北京承担考古勘探发掘的资质单位。


在北京工艺美术馆考古工地

据黄可佳介绍,我国现在总共有87家单位有团体领队资质,其中19家是高校,而且都是老牌高校,都有博士点,北京联合大学是唯一没有博士点的资质单位。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对外省开放考古发掘的城市中,联大考古团队基本都进入了这些省市的资质库。“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联大考古’的旗帜插遍全国各地。”

在亦庄考古勘探工地

“我们联大是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服务北京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也是我们教学、科研始终围绕的一个中心”。

在通州考古发掘

近几年,黄可佳老师主持北京市考古发掘和勘探项目30余项,遍布北京市各区,涉及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新机场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首钢搬迁、城中村改造等北京重点建设项目。北京西城光源里遗址、牛街遗址的考古发掘和整理工作,是近些年北京唐辽金元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正在进行的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等地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发掘、房山幽州卢龙节度使刘济墓的资料整理和研究,以及圆明园、延庆柳沟长城遗址的主动考古发掘,为丰富北京历史文化谱系和内涵提供了有力的考古证据。

特别在2020年4月疫情危机之下,他带领团队积极筹划准备,勇于担当,勇挑重担,接受北京市业务管理部门的委托,建立多方协商机制,保证了多项北京市重点工程项目的考古勘探工作顺利率先复工,受到北京市文物部门的好评。


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后,黄可佳带领团队把目光投向了全国。近年来,他先后主持了陕西、山东、广东、河南、江苏等地的多个大型考古发掘项目。他主持的西安某考古发掘项目,发现战国汉唐墓葬2000余座,是目前西安在发掘的最大规模考古工地之一,广受社会和媒体关注。根据国家文物相关规定,他将发现的重要墓葬及车马坑整体搬运回校,建立室内考古实验室,进行室内发掘和研究,使得我校成为全国第3家开展实验室考古工作的高校。

他主持著名的南昌海昏侯墓的漆木器整理研究工作,该墓出土的西汉漆木器举世瞩目,团队最先发现了早已失传的《齐论语》,在学界造成很大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发布中,中央电视台1套节目《中国考古大会》专门提及团队的研究成绩。

对车马坑进行整体搬迁


因为大量时间投入到了课堂教学和外出考古发掘,对于黄老师来说科研论著只能挤时间写。他先后在在国际权威汉学刊物法国《亚洲学报》、国内权威刊物《考古学报》、《文物》、《故宫博物院院刊》等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考古调查专著1部。主持国家哲社项目《汉水中游史前磨制石器的生产和流通体系研究》、北京哲社项目《北京地区考古遗址活化利用研究》,以及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国社科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参与北京市政协对北京地下文物保护情况的调研及相关课题,为《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的出台做出了积极的学术贡献。2016年他关于文化遗产的活态利用研究获第六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2021年开展文物资源的活化利用尝试,对北京地区出土的服饰形象进行了复原及活态展示,反响强烈,活化成果受邀登上央视星光大道节目。

联大考古队在河南毛堂的考古工地

他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是在史前磨制石器研究方面,主持整理了北京大学发掘的邓州八里岗遗址5000余件石器。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该遗址发掘工作先后持续20余年,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最重要的考古发掘项目。黄可佳在研究中多有创建,在国内较早通过磨制石器来研究史前玉石器的生产和流通网络,相关成果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研究整理邓州八里岗遗址出土的石器


在谈到未来目标时,“去中亚和其他国家地区做考古发掘,目的是把这个学科做大做强,申请博士点。”说到这里,黄老师信心满满,充满期待。


带上洛阳铲去国外考古

除了在国内进行考古发掘,黄可佳还积极走出去,到国外去进行考古。近年来,他带领学生参与了土耳其Boncuklu遗址、法国Arago史前洞穴遗址、英国威尔士兰彼德中世纪遗址等考古现场的发掘。

黄可佳认为,能到别的国家去考古,体现了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从这几年设备、经费等各方面投入来说,咱们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跟他们交流底气足了很多。”

举办中英考古夏令营

为了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他积极主动联系准备去丝路沿线上的国家做考古挖掘。“这是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好机会,我们的祖先开辟了这条丝绸之路,我们应该通过文化发掘,把丝路故事讲给全世界。通过这些考古发掘、文化交流,也可以扩大咱们联大的影响力,何乐而不为呢?!”

带领学生在英国威尔士发掘


守护住历史

就是守护住了文脉

守护住了民族的根和魂

同样,也见证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黄可佳老师点赞!为联大考古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