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在北京高教学会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分会年会上,我校荣获2023年度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同时2位老师荣获“先进个人”;3位老师荣获“二十年奉献奖”。
过去一年,我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发展,应对挑战能力和服务学校育人目标能力不断提升。
在工作机制方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校协同心理育人机制的实施意见》,促进家校协同共育工作实效;在队伍建设方面,完善工作队伍结构,面向实习咨询师、兼职咨询师、各学院心理教育负责人、新入职辅导员等群体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技能培训,加强心理委员教育培养,实现分层分类常态化专业培训和督导,不断提升队伍专业化水平;在课程建设方面,《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必修课增加到32学时(2学分),选修课门数稳步增加至10门次,同时以“心晴体验季”项目为纽带,落实课内外“双体验”教学模式,推进心理教育课程和日常教育活动融合发展,全员覆盖的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在咨询服务方面,联心树洞、心理热线、线上+线下咨询常态化运营,全年无休,累计接待个体咨询2024人次,热线来访137人次,树洞来访682人次,专题团体辅导900人次,新生班级团体辅导133个,咨询服务体系日渐健全;在宣传教育方面,持续推动工作逐步向院系、班级渗透,依托心理社团,开展项目化日常心理教育活动,实现8个校区同步推进,全年组织专题讲座15场、开展素质拓展等活动累计259场次、组织第二十一届心理健康节,覆盖11914人次,获北京高校心理健康节“最佳组织奖”及11个单项奖。
学校将以本次获奖为契机,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不断推进,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和重点环节,形成协同联动的良好生态,不断培育学生良好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