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大人物
首页
联大人物
新闻详情

“六点”教授钟经华

更新时间:2025.04.15 - 来源:北京日报 - 点击数: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钟经华

  “这是我们历时3年制作出的通用盲文版国歌,盲人也能用手触摸‘祖国的声音’了!”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综合楼7层,钟经华教授将记者引到窗边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挂图旁。这张国歌挂图有何特别之处?“你摸一下挂图表面,这里。”在钟经华的指引下,记者的手指轻抚过挂图表面,一排排凸出纸面的圆点给指尖带来明显不同的触感。“这是我们历时3年制作出的通用盲文版国歌,盲人也能用手触摸‘祖国的声音’了!”望向国歌挂图,钟经华脸上露出笑容。

  钟经华是国内知名的盲文专家。全世界的盲文都是来回变换的六个凸出的小点拼成,钟经华戏称自己是“‘六点’教授”。这六个小点,是盲人阅读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

  上世纪80年代,从中学数学老师跨界特殊教育的钟经华,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了问题。

  别看都是六个凸出的小点,但与国外用凸点组合表示字母不同,我国的盲文其实是一种拼音文字,不同的凸点组成相应的声母、韵母。

  一次,他在盲校看到孩子们皱着眉头,对着盲文书反复摸索,嘴里还念着:“汪洋捕捞,为时不晚”“他欢快地翘起牛屁股”……有孩子不解地问:“老师,这是什么意思?”钟经华赶紧解释,这是“亡羊补牢”和“敲起牛皮鼓”。过去盲文只标注拼音的声母和韵母,没有标注声调。光是“hao”,就可以代表好、号、郝、浩、耗、豪、嚎、蒿等诸多不同的汉字;而“shijian”则有着时间、实践、事件、世间等不同意思。盲文没声调,使得盲人在阅读过程中对很多字词只能连蒙带猜,严重影响阅读速度和对字词的理解。

  2011年,国家语委、中国残联设立《国家通用盲文标准修订》重大课题,钟经华担任课题组组长。他开始带领团队进行盲文规范化研究,着力解决几十年来盲文“猜调”问题。

  通常情况下,汉语拼音共有四个声调。将四声调直接应用于盲文,是否可行?钟经华很快否定了这一方案。原来,盲文的单元称为“方”。两列三行共6个点构成“一方”,而两三方盲文,只能代表一个字。所以盲文书虽然比普通图书厚重不少,但信息量却不大。一部用盲文刻印机打印出的盲文版《红楼梦》,足有一米多高。如果给每方盲文再额外逐字标上声调,将大大增加盲文书的厚度。此外,盲文的尺寸大小是固定的,无法像普通汉字一样任意缩减字号。凸点太小、太密,盲人摸不出来;点太大、太稀,摸起来也不方便。钟经华意识到,既要给盲文标声调,还不能让盲文书因增加了声调而“过厚”,必须寻找更加“省方”的替换方案。

  在3年多的时间里,钟经华带领团队更换了足足12种不同的方案。有的方案过于简单,标出声调后,精准性无法保证。有的方案又过于复杂,虽然“省方”效率高,却需要盲人额外背熟一二百个标出声调的高频词,有盲人反映“记不住,记乱了”。

  一个个方案被否决,一个个提议被推翻,课题研究迟迟不见成果。

  一个周末的晚上,工作一天的钟经华倒在家里的沙发上,让老伴将现有的研究结果与对外汉语教学文献资料作对比。文献读到一半,他灵光一现,突然有了思路。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和电脑上亿次的推演,从1500万语料库和3万多条常用词中选中高频声调,隐藏声调符号,只对易错字词标注声调,成功实现了盲文“读音准确、新旧衔接、省时省方、易读易写、利于信息化”的目标。

  2018年,钟经华主持编制的《国家通用盲文方案》正式实施,彻底结束了盲文“猜调”的历史。“我们在试点的时候进行测算,盲文标出声调后,阅读速度能够提高40%,而书的厚度仅增加10%左右,能够大大提高盲文阅读和理解的速度。”新国标实施后,钟经华再次来到盲校,还没走进教室,琅琅的读书声已经传入他的耳中,让他倍感欣慰。

  为了让盲人能触摸到规范统一的盲文版国歌,2022年,钟经华又带领团队开始了盲文版国歌的研制。

  想要将歌词中的汉字翻译成盲文,必须严格遵循国家通用盲文规则。比如,“中华民族”应该翻译成“中华”“民族”两个单独的词语,还是翻译成“中华民族”一个整体词语;歌词“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应该将“了”翻译成“liao”还是“le”。无论是分词连写,还是读音标注,或是排版方式,都必须仔细斟酌。为此,钟经华专门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音乐总监、国家一级指挥于海做指导专家,一点点抠细节,让盲人所摸即所唱。

  第一版盲文版国歌挂图制作完成征求意见时,有盲人反映,感觉盲文的比重不够,更适合明眼人使用。钟经华立刻进行修改,在歌词正文中以小节为单位加入盲文,并在挂图最下方再集中标注一次盲文。

  经过3轮修改和十几次调整,今年3月1日,盲文版国歌挂图最终完成。“下一步,我们将制作出第一批挂图成品,悬挂在盲校和盲人集中的按摩医院、残疾人温馨家园等多种公共场所,让盲人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钟经华对此满怀憧憬。

《北京日报》2025年04月10日 第16版  京韵周刊·剪影

来源:https://bjrbdzb.bjd.com.cn/bjrb/mobile/2025/20250410/20250410_016/content_20250410_016_1.htm#page15?digital:newspaperBjrb:s67f6cdb8e4b08edd28f75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