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档案(校史)馆全体教职工走进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在经纬交织的纹样与针脚间,开启“博学”活动第四站。民族服饰博物馆长田辉、副馆长袁宗刚热情接待,博物馆翟文峰老师做精彩讲解。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我国首家以服饰文化为主题的专业博物馆,馆内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等七个专题展厅,收藏了各民族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珍贵藏品万余件,堪称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在翟老师讲解下,一件件工艺精湛、图案丰富的民族服饰展品化作“活档案”生动呈现其独特魅力,也让大家感受到展品背后承载的民族记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全体人员还学习观看了《华彩云衣——云南民族服饰文化展》, 从传统纹样到现代设计的演变轨迹充分诠释了文化传承与档案工作的共通逻辑——每一针一线都是历史的注脚。
参观过后,大家对于服饰博物馆“叙事性展陈”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引发对档案史志工作的新思考:新时代的档案史志工作不应止步于历史保存,更需探索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民族服饰博物馆将静态藏品转化为动态文化叙事的实践表明,档案活化既需要扎实的学术研究作为根基,更需要具备将史料转化为沉浸式文化体验的策展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将这一理念融入校史展览策划,通过主题化、场景化的呈现方式,让档案突破传统展示框架,真正发挥文化育人功能,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中更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此次活动不仅是对民族服饰美学的沉浸式体验,更成为档案工作者从传统中汲取创新灵感的实践课堂。档案(校史)馆将持续以文化为纽带,不断丰富“博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书写新时代“存史、资政、育人”的使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