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学等主办的“第五届山西考古新发现论坛”在太原举行。此次论坛上,我校参与发掘的保德下川坪新石器时代遗址成功入围2024年度山西考古新发现,彰显了我校在考古领域的卓越实力。
项目执行领队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张登毅副教授进行项目汇报
下川坪遗址坐落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下川坪村,距黄河直线距离约150米,遗址面貌是公元前两千纪黄河边聚落人家的真实生活写照,遗址发掘是习近平总书记“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
2024年8月至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携手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等组建联合考古队。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张登毅副教授担任执行领队主持此次发掘工作,学院6名学生作为骨干力量参与其中。此次发掘共清理6座龙山时期窑洞式房址、2座灰坑及3座清代墓葬,出土了大量陶、石和骨器等文物。该遗址清理的白灰面房址成排分布,门口朝南,借助黄河走向依山而建,有效避开了西北风,充分体现了非石城聚落的典型特征,生动展现了龙山晚期黄河沿岸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为研究黄河流域早期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学术依据,同时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研究贡献了新视角。
此次项目的圆满发掘,得益于我校与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4年3月共同建立的“北京联合大学忻州考古教学实践基地”。该基地的建立,标志着双方在考古领域的深度合作,植根于忻州考古沃土,通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培养更多考古人才。
考古专家现场指导工作